20世纪60年代,为提升茅台质量,经国家领导人批示,由轻工业部牵头实施“茅台科技试点”。
贵州省轻工所作为主力,汇聚酒业专家周恒刚、中科院微生物所等多个国字头部门的专家共同努力,从茅台酒曲中提取出十三株决定其口感的核心菌种。
作为贵定酒厂的嫡系产品,贵常春的诞生与茅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“两期试点”相关。
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大会上,作为中国名酒的茅台,排名却屈居第五。轻工业部一番调查后,发现是茅台的质量下降导致轻工业部很快便接到国家领导人...了解更多
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大会上,作为中国名酒的茅台,排名却屈居第五。轻工业部一番调查后,发现是茅台的质量下降导致。轻工业部很快便接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:谁把茅台评下去的,就派他去把茅台的质量搞上去!
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大会上,作为中国名酒的茅台,排名却屈居第五。轻工业部一番调查后,发现是茅台的质量下降导致。轻工业部很快便接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:谁把茅台评下去的,就派他去把茅台的质量搞上去!
1964年10月,经国家领导人批示,“茅台科技试点”计划开始实施。该计划由轻工业部牵头,中科院微生物河南贵州等多个省轻工所参与,轻工...了解更多
1964年10月,经国家领导人批示,“茅台科技试点”计划开始实施。该计划由轻工业部牵头,中科院微生物所、天津、河南、贵州等多个省轻工所参与,轻工业部国家级酿酒专家周恒刚带头攻坚,分离出对茅台酒质有决定性影响的优质菌种。经过上万次实验,历经3年,终于从茅台中分离出了13株能决定其口感的核心菌种,帮助茅台一起把酒质提升到了现在的水平
1964年10月,经国家领导人批示,“茅台科技试点”计划开始实施。该计划由轻工业部牵头,中科院微生物所、天津、河南、贵州等多个省轻工所参与,轻工业部国家级酿酒专家周恒刚带头攻坚,分离出对茅台酒质有决定性影响的优质菌种。经过上万次实验,历经3年,终于从茅台中分离出了13株能决定其口感的核心菌种,帮助茅台一起把酒质提升到了现在的水平。
在贵州省轻工所的技术支持下,贵定酒厂将十三株核心菌种与古法酿造工艺相结合,于1981年,成功研制出茅系酱酒典范——贵常春。
在“茅源菌种”的加持下,贵常春的品质很快就赢得行业和市场的双重认可,屡获“中国优质白酒精品”、“中国国际名酒节金奖”等大奖
客服
留言